精气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精气学说的生成之源与发展变化 , 可分精学说与气学说作一讨论 。 因精学说 , 也可称为“精气学说” , 是整个古代哲学气学范畴中的一种观点、一种思想 , 也是整个气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 。 要明确精和气的基本内涵 , 就必须探讨精和气的概念的产生与学说的形成的整个过程 。
 
精学说与气学说的产生 , 皆源于古人运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法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 认识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 。 所谓“观物取象” , 即《易传·系辞下》所谓的“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是指通过观察自然界或人体的一些重要的、显而易见的、最容易体验到的自然现象或生命现象来获取一些直观的朴素的认识的实践过程 。
 
1、精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在古代哲学范畴中 ,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 并用以阐释宇宙的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 而中医学的精学说(又称精气学说) , 是研究人体内精(精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及其与气、血、脏腑组织相互关系的医学理论 。 虽然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 但医学对精的认识对古代哲学精概念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中医学对精的认识是古代哲学精学说产生的土壤 , 古代哲学的精概念正是在医学的精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而产生的 。
 
⑴ “水地说”是精学说的产生之源
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 , 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 , 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 , 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 。 如《管子·水地》说:“地者 , 万物之本原 , 诸生之根菀也 。 ”又说:“水者 , 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 诸生之宗室也 。 ”


“水地说”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 。 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 , 土地中之精华 , 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 , 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 , 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
人类自身的繁衍 , 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 , 也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 。 如《管子·水地》说:“人 , 水也 。 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 ”还说:“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 , 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 , 此乃其精也 。 ”水 , 即精 , 凝停相合而为人 。 这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及人类自身反复观察、联想而得出的结论 , 可以认为是“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的嬗变 。

⑵中医学有关精的认识对精学说形成的影响
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思考 , 逐渐认识了精的来源、作用 , 建立了中医学的精学说 。
 
古人通过对整个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 , 首先认识到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 , 则产生一个新的生命个体 。 这是古人对精的最原始最直观的认识 。 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天下至道谈》说:“精赢必舍 。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二八……精气溢泻 , 阴阳和 , 故能有子” , 随着观察的深入 , 认识的深化 , 对生殖之精的来源、生成、贮藏、施泄等 , 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 精源于父母 , 与生俱来 , 是父母遗传的一切生命物质的统称 。 如《灵枢·本神》说:“两神相搏 , 合而成形 , 常先身生 , 是谓精 。 ”精为生命之源 , 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 也是推动胚胎发育的本原物质 。 如《灵枢·经脉》说:“人始生 , 先成精 , 精成而脑髓生 , 骨为干 , 脉为营 , 筋为刚 , 肉为墙 , 皮肤坚而毛发长 。 ”禀受于父母的精 , 称为先天之精 , 藏于肾而不妄泻 。

推荐阅读